1984年,沈阳的一家媒体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辽足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将开设儿童班。字数不多却将老肇的足球梦点燃:送孩子过去试一试!就这样,肇新生忐忑的带着肇俊哲去参加入队测试。那时候,5岁的肇俊哲什么都不怕,他独自走到教练面前说自己想踢球。张引教练当时组建的少年队,小球员都是75到77年龄段的,79年的肇俊哲太小了。为了考察他,张引让他跑步,结果发现他速度很快,又让他颠球,平时肇俊哲在家里颠球时,一般都颠不了几个。为了激励儿子,肇新生当时答应肇俊哲,要是能在测试时颠八、九个球,就给买一个望远镜。当时特想要望远镜的肇俊哲,一下子颠了八个球,肇俊哲就这么顺利地通过了测试,留在了张引的队伍。
张引教练的足球班里有60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来时有开车的,有穿新运动服的,有脚蹬带胶粒足球鞋的,肇俊哲是这群孩子里最寒酸的一个,报到那天别说球鞋,他愣是光脚套胶鞋,连双袜子也没有。尽管条件艰苦,但肇俊哲训练中一丝不苟,态度非常认真。有老球迷说,肇俊哲是那批小孩里最老实、最听话的一个,每次跑圈、折返跑,只要教练不注意,就有人偷懒耍滑,但他永远是最标准最到位的。
由于肇俊哲在队中的年龄最小,他的父亲老肇担心儿子掉队,便对肇俊哲要求非常严厉,有时甚至达到苛刻的地步。一次,肇俊哲没有达到教练的要求没能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老肇一巴掌下去,把肇俊哲的牙都打掉了。打完孩子的老肇心中十分懊悔,然而,幼小又坚强的肇俊哲却没有哭,咬着牙继续训练。肇俊哲回忆起童年的经历时曾说过:“我是被我爸打出来的,至于多少次,真的是没数啊!”
在他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父亲严苛的监督下,肇俊哲的球技不断提高。3年后,他正式进了辽宁体校。
1992年,辽宁少年队前往广西梧州训练,队中年纪最小、只有12岁的肇俊哲接受了采访:“我每逢看着电视里出现了中国队失利,没有冲出亚洲,感到很遗憾。我今后一定要好好练球,要把中国的足球事业走向世界,冲出亚洲,报效祖国。”
10年后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肇俊哲和队友们代表中国国家队,出现在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赛场。在小组赛第二轮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中,肇俊哲一脚射门击中巴西队立柱,遗憾错失中国队世界杯历史首球。
现如今,提起当年的那段采访经历时,肇俊哲回忆时说道:“确实没什么印象了,忘了是在梧州还是昆明,看视频应该是冬训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集体冬训,我是所有冬训队员中年龄最小的,那个时候基本功练得挺好,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获得奖励,得到了一个采访的机会。对于我们那一批孩子来说,每个人的梦想都是成为职业球员,代表国家队出场比赛,然后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每一个孩子都能说出那样的话。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我真就代表国家队踢世界杯了。”
“现在看这段视频也是感慨挺多的,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一定会成功。其实现在这段视频被网友找出来挺有意义的,倒不是因为肇俊哲怎么怎么样,而是这样的故事的确很励志。对于现在踢球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一个激励作用,希望我的经历能鼓励下一代踢球的孩子。”
肇俊哲不仅言出必行,圆了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而且他19年职业生涯仅效力辽足一支球队的经历更是传为佳话。辽宁队鼎盛时期,肇俊哲与队友组成的“辽小虎”所向披靡,1999赛季,他们险些创造以升班马身份夺得甲A冠军的奇迹,最终1分之差屈居亚军。一年后,球队易主,队友们陆续离开,但是肇俊哲留了下来。2001年,22岁的肇俊哲戴上队长袖标,开始承担起球队的责任,而队长的袖标一戴就是15年。那时候,肇俊哲面对了很多次诱惑,很多次只要他点头就可以完成的转会,但是他拒绝了高薪,拒绝了留洋,拒绝了离开,拒绝了更有可能的冠军和辉煌,始终坚守在辽宁,一年又一年,随着球队辉煌又沉沦,降级又杀回来。2016年10月30日,37岁的肇俊哲在辽宁主场最后一次首发,他帮助球队战胜江苏,保级成功,正式结束了自己19年的职业足球生涯。
退役后的肇俊哲在青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在为中国足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爸爸的优秀基因,从小就球不离脚,是校园足球的佼佼者。肇俊哲对他们的要求是,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项运动,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代表中国国家队再战世界杯。
#足球在家怎么练#
#足球在家怎么练#
你在看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