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别人对你好

一在上学时,父母问我:老师对你好不好?;在学艺时,父母问我:师傅对你好不好?;在打工时,父母问我:老板对你好不好?

上学时,我回父母:老师可好,讲了好多故事,教了好多字。

学艺时,我回父母:师傅一家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师傅还教得挺认真的。

打工时,我回父母:工资发得挺及时,每个月还发毛巾,中秋还发了一盒月饼呢?

概括一下这些“别人对你好”:上学时,“好”主要指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学艺时,“好”重要的是师傅传授的技能;打工时,“好”当然又是指老板给的工资及福利。

该话题外延可以扩展到更高层面:物理、生理、伦理、心理。

物理:指人们吃喝穿行坐的各种物质以及提供物质、实现价值的能力。

生理:身体外表(相貌与身材)与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及其关系。

伦理:人与人各种关系的规则,狭义点指道德,广义点可以包括法律及其他各种规定,社会习俗等等。

心理:人们对内外部世界的感受、想法、思考等内心活动。

这些层面又分为偏重于物质与偏重精神两大类。

前者指上面说的“物理”与“生理”,反映在“他人对你好”的表现形式大多是有形、具体、直接,通过目耳鼻舌身就能感受到,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快感,像“物理”方面的金钱,“生理”角度的美人。

后者必须讲“伦理”和“心理”,这两者是无形、抽象、间接,通过语言、行动及其物质表达形态来表现,“伦理”更着重在实践层面,是人们长期在生活、生产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行动规范,表现在“他人对你好”是法律的允许,习俗的认可,道德的赞扬;“心理”却着重在思考层面,是人们对内外世界的各要素、各方面、各环节及其联系的认识,“别人对你好”表现在更好指导你的行动,长期支撑你的行动,有力推动你的行动,有效达成行动的目标等,如你有一个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老师一指点,顿时豁然开朗;你碰到一件烦心事,经过朋友一开导,便烟消云散了。

二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别人对你的好”,继续讨论:为什么在意别人对你好,讨厌别人对你坏。

从人性上来说,人是趋利避害的。好的多多益善,坏的最好没有。

从人的需要来讲,别人对你好恰好满足你的需要,若没满足,你就会感到“坏”;若已经满足了,你的好感也会递减,这就同吃美食一样,刚开始觉得特好吃,当吃多了就觉得“不美了”,而是稀松平淡,甚至会厌恶。

从人的欲望(想要)来讲,别人对你再好,你也不会快乐,别人给你一百,你想一千;别人给你一千,你想一万,“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若想快乐起来,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具体要设两警戒线:项层能力线与底层需要线。欲望要低于能力线,人才会满足,反之,会徒添烦恼;高于需要线,人才会平淡,反之,会感到痛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理,你要有受得了“别人对你好”的能力(换种讲法:你能接受得了“别人对你好”的能,也能还得回去别人的好心),也要“别人对你的好”能满足你的需要,这样的“好才是真的“好”。

三最后讲下别人为什么对你好,归根结底:你的价值。

价值分为四大块,小应以男女恋爱过程来说明

1.男女初次见面,一般是从外表开始,长得好看会让对方喜欢你,这里小应定为形象价值。

2.相识后就会去了解各自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这阶段要知道对方“社会价值”。

3.相处后就会慢慢互相了解对方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等,一般最看重的是赚钱技能,这里是要讲的对方的“能力价值”。

4.要想长期在一起(结婚),就要考虑是否有共同的志趣、理想、价值观等,最后可以认作:“思想价值”。

“形象价值”决定别人瞬间对你好,“社会价值”决定别人短期对你好,“能力价值”决定别人长期对你好,“思想价值”决定别人一生对你好。

前二者是天生的,有就好好保持、努力珍惜没有或较少的也别自怨自艾,要善待自己;后二者是后天的,只要你够努力,够坚持,早晚会展现你的能力风采,闪耀你的思想光辉。

因此你可以其貌不扬、地位卑微,但绝不能没有能力或低能力,更不能没有思想,即使暂时能力低下,思想贫乏,你也不能服输,你要行动起来,去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一生对你好的人!!

2016- 07-26午后完文

(本文原创,如需转发,敬请联系码字工)


《质量效应3》载地址介绍
如何将歌曲下载到U盘?详细步骤及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