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档热点>世界杯的档案

sdfd

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的第一任主席法国人罗贝尔·盖兰,第一次向各国足坛领导人提出了这种想法,并责成其秘书长荷兰人希尔施曼为此起草一份文件。但由于表示愿意参加的国家不多,而且由于政治体育的不和,这项计划流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红星队的创始人于勒·雷米特先生当选为国际足联主席,他又重新操起了这项搁浅的计划。他向各国足球界领导人作了大量的说服工作,竭力证明:一项世界性的足球比赛完全可以同顾拜旦男爵创立的奥运会比赛并行不悖,并且能够兴旺发达,他苦口婆心,耐心之至。

1925年,在布鲁塞尔的一家饭店内,乌拉圭外交官布埃罗代表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得主乌拉圭队,正式对雷米特表示支持,这在当时起了不小的作用。

1926年12月10日,国际足联在巴黎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瑞士、匈牙利、法国、奥地利、德国等许多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4个月后,会议的草案被提交给各国足协。1927年6月5日,在国际足联召开的赫尔辛基会议上,以23票赞成、5票反对(北欧国家表示反对)、1票弃权(德国)通过了巴黎工作会议议案。

1926年,国际足联卢森堡会议上,把锦标赛的名称改为“雷米特杯赛”,以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后来,有人建议把两个名字连在一起,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最后在赫尔辛基的代表会议上,最终更名为“世界足球冠军杯——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届。

世界杯是1928年FIFA为获胜者特制的奖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饰技师弗列尔铸造的。其模特是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尼凯,她身着古罗马束腰长袍,双臂伸直,手中捧一只大杯。

金杯高35厘米,重量3.8公斤,为银杯镀金铸成,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为流动奖品,谁得了冠军,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届杯赛前交还给国际足联,以便颁发给新的世界冠军。此外有一个附加规定是:谁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雷米特杯与大力神杯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赛时,乌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获得过两次冠军。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此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得,占有了此杯。国际足联还得准备一个新奖杯,以发给下届冠军。1971年5月,国际足联举行新杯审议会,通过对53种方案评议后,决定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大力士双手举起地球的设计方案。

这个造形象征着世界第一运动的规模。新的奖杯定名为“大力神杯”。该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4.97公斤的主体由真正的纯金铸造。底座由两层孔雀石构成,珍贵无比。

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永久占有此杯。在大力神杯的底座下面有能容纳镌刻17个冠军队名字的铭牌——可以持续使用到2038年。

大力神杯是现今足球世界杯的奖杯,是足球界的最高荣誉的象征,无论从构造、价值、珍贵度等方面来看,都绝非世界上其他任何奖杯可比。

sdfd

世界杯赛程分为预选赛阶段和决赛阶段两个阶段世界杯预选赛阶段分为六大赛区进行,分别是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赛区,每个赛区需要按照本赛区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选赛规则,而各个已报名参加世界杯的国际足联(FIFA)会员国(地区)代表队,则需要在所在赛区进行预选赛,争夺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名额。

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名额是32个,决赛阶段主办国可以直接获得决赛阶段名额,除主办国外,其他名额由国际足联根据各个预选赛赛区的足球水平进行分配,不同的预选赛赛区会有不同数量的决赛阶段名额。

从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开始,规定卫冕冠军和东道主可以直接晋级,但是2002年因为卫冕冠军法国在韩日世界杯表现太差,所以国际足联规定,从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起,卫冕冠军需要参加其所属区域内的世界杯预选赛,从而只有东道主可以入围决赛圈的比赛,南非世界杯东道主未能从小组出线,但是国际足联并未取消东道主直接晋级的资格。

世界杯决赛阶段的主办国必须是国际足联(FIFA)会员国(地区),而且会员国(地区)需要向国际足联提出申请(可以两个会员联合申请承办),然后通过全体国际足联(FIFA)会员国(地区)投票选出。

夺冠次数

国家

冠军

年份

亚军

年份

巴西

5

1958,1962,1970,1994,2002

2

1950,1998

德国

4

1954,1974,1990,2014

4

1966,1982,1986,2002

意大利

1934,1938,1982,2006

2

1970,1994

阿根廷

2

1978,1986

3

1930,1990,2014

乌拉圭

1930,1950

0

--

法国

1

1998

1

2006

英格兰

1966

0

--

西班牙

2010

0

--

荷兰

0

--

3

1974,1978,2010

前捷克斯洛伐克

--

2

1934,1962

匈牙利

--

2

1938,1954

瑞典

--

1

1958

年份 东道主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1930 乌拉圭

乌拉圭

阿根廷

美国

南斯拉夫

1934 意大利

意大利

前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

奥地利

1938 法国

意大利

匈牙利

巴西

瑞典

1950 巴西

乌拉圭

巴西

瑞典

西班牙

1954 瑞士

联邦德国

匈牙利

奥地利

乌拉圭

1958 瑞典

巴西

瑞典

法国

联邦德国

1962 智利

巴西

前捷克斯洛伐克

智利

南斯拉夫

1966 英格兰

英格兰

联邦德国

葡萄牙

前苏联

1970 墨西哥

巴西

意大利

联邦德国

乌拉圭

1974 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

荷兰

波兰

巴西

1978 阿根廷

阿根廷

荷兰

巴西

意大利

1982 西班牙

意大利

联邦德国

波兰

法国

1986 墨西哥

阿根廷

联邦德国

法国

比利时

1990 意大利

联邦德国

阿根廷

意大利

英格兰

1994 美国

巴西

意大利

瑞典

保加利亚

1998 法国

法国

巴西

克罗地亚

荷兰

2002 韩国/日本

巴西

德国

土耳其

韩国

2006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葡萄牙

2010 南非

西班牙

荷兰

德国

乌拉圭

2014 巴西

德国

阿根廷

荷兰

巴西

世界杯历史总射手榜英雄座次排名

克洛泽和罗纳尔多两大巨星闪耀世界杯

16球:克洛泽(德国)总射手王

15球:罗纳尔多(巴西)

14球:盖德·穆勒(德国);

13球:方丹(法国);

12球:贝利(巴西);

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国);

10球:拉托(波兰)、拉恩(德国)、莱因克尔(英格兰)、库比拉斯(秘鲁)、巴蒂斯图塔(阿根廷)、托马斯·穆勒(德国)

决赛进球最多

球王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

赫斯特3球(1966年3球);齐达内3球(1998年2球、2006年1球)

世界杯传奇射手方丹

单届世界杯进球最多:法国的方丹在1958年世界杯6场比赛攻入13球

两届世界杯至少攻入5球以上:克洛泽(德国)2002年、2006年;库比拉斯(秘鲁)1970年、1978年;托马斯·穆勒(德国) 2010年、2014年

三届世界杯至少攻入4球以上:德国的克洛泽在2002、2006、2010连续3届世界杯每届至少攻入4球以上

世界杯进球持续性最好:德国的克洛泽共参加四届平均每届攻入4球,年龄跨度从23岁至36岁从不间断

世界杯头球进球最多:克洛泽(德国)7球,2002年、2006年、2010年

世界杯技术最全面的射手:克洛泽(德国),16个进球分别用7个头球9个脚下攻入其中右脚6球左脚3球

首个帽子戏法:斯塔比莱(阿根廷)1930年,阿根廷 6 - 3 墨西哥

世界杯最多帽子戏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对韩国、对西德)、法国的方丹2次(1958年对巴拉圭、对西德)、西德的盖德·穆勒2次(1970年对保加利亚、对秘鲁)、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2次(1994年对希腊,1998年对牙买加)

首次在世界杯出场就上演帽子戏法:克洛泽(德国)2002年;巴蒂斯图塔(阿根廷)1994年;柯奇士(匈牙利)1954年

进球届次最多:球王贝利(巴西)4届均有进球(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

乌维·席勒(德国)4届均有进球(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克洛泽(德国)4届均有进球(2002年5球,2006年5球,2010年4球,2014年2球)

世界杯对传统冠军级强队进球最多:克洛泽(德国)5球,2006年对阿根廷1球、2010年对英格兰1球对阿根廷2球、2014年对巴西1球 ;

最快进球:2002年,土耳其前锋哈坎·苏克在对韩国比赛中开场仅11秒破门

最晚进球:2014年,阿尔及利亚的达博乌在对德国的比赛中在第121分钟破门

最快梅开二度:2014年,德国VS巴西,德国队的托尼·克罗斯在第23分55秒、25分04秒破门

最快帽子戏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罗·基斯在对萨尔瓦多的比赛中,在第70、74和77分钟破门,他也是世界杯上唯一上演帽子戏法的替补;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阿根廷队与牙买加队的比赛中,只用了10分钟,便攻入了3球

进球年龄最小:1958年,球王贝利在对威尔士时破门,年仅17岁零239天

进球年龄最大:1994年,喀麦隆的米拉在对俄罗斯时破门,当时他已42岁零39天

世界杯包括决赛在内场场破门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尔津霍(又译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杯6场比赛中都有进球;乌拉圭的吉吉亚在1950年也是场场破门(4场),但当时是循环圈决胜,没有冠亚军决赛

最快替补进球:1998年,丹麦前锋桑德在和尼日利亚的比赛中,替补上场仅16秒就破门得分;莫拉雷斯(乌拉圭),2002,乌拉圭-塞内加尔,下半场替补登场,开赛17秒

在两届世界杯决赛中破门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年和1962年);贝利(1958年和1970年);西德的布莱特纳(1974年和1982年);法国的齐达内(1998年和2006年)

唯一一个代表两个国家在世界杯进球的人:普罗辛内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联酋大门、1998年代表克罗地亚攻破牙买加大门

首个乌龙球:马努埃尔·罗萨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说,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对德国比赛时自摆乌龙)

最快乌龙球:2014年,阿根廷2:1波黑,科拉西纳茨,2分钟零8秒

在同一场比赛中既进球又入乌龙的人:1978年,荷兰的厄尔尼·布兰特斯在对意大利比赛中完成这一“壮举”,荷兰最终2比1获胜

里程碑进球

第1球(洛朗、法国、1930年对墨西哥)

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苏格兰、1958年对巴拉圭)

第1000球(伦森布林克、荷兰、1978年对苏格兰);第1500球(卡尼吉亚、阿根廷、1994年对尼日利亚)

第2000球(奥尔巴克、瑞典、2006年对英格兰)

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队:德国队224球

发牌记录

得红牌最多的球队:巴西

世界杯红牌总数(截至2010):176张

得红牌最多球队:巴西、11张

单场比赛红黄牌最多:2002年,德国VS喀麦隆(4黄变2红);2006年,葡萄牙VS荷兰(8黄变4红),均为16黄

决赛红黄牌最多:2010年西班牙对荷兰(13黄1红)

最多红牌场次:2006年葡萄牙对荷兰,4张红牌(科斯蒂尼亚、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鲁兹)

最快红牌:1986年,乌拉圭的博西奥在对苏格兰开场仅56秒就被罚下

最快黄牌:1994年,俄罗斯的古尔卢科维奇在对瑞典第1分钟时就吃到黄牌

首个被罚下的球员:1930年秘鲁的马里奥·德·拉斯·卡萨斯在对罗马尼亚时被罚下

首个被罚下的守门员:1994年意大利的帕柳卡在对挪威的比赛时被罚下

世界杯决赛首个吃红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对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后不久,蒙松的队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红牌;另三个决赛吃红牌的是1998年法国的德塞利;2006年法国的齐达内;2010年荷兰的海廷加

不止一次被罚下的人:喀麦隆的里格贝特·宋(1994对巴西、1998对智利);法国的齐达内(1998对沙特、2006对意大利)

首次使用红黄牌的世界杯: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杯,红黄牌发明者为英国裁判阿斯顿

首张黄牌:洛普切夫(苏联),1970,苏联-墨西哥

首张红牌:卡士泽(智利),1974,智利-西德

首位主哨世界杯决赛的裁判:比利时的约翰·朗格鲁斯

出场记录

两个伟大的老马

世界杯出场次数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德国)、5届25场,共2048分钟;第二为德国的克洛泽(德国)4届24场;出场时间最长球员:马尔蒂尼(意大利),4届23场,共2217分钟

参加届次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德国)共5届(1982至1998)、卡巴亚尔(墨西哥)共5届(1950至1966)

连续出场决赛场次最多: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连续三届决赛出场

最年长出场球员:蒙特拉贡,哥伦比亚,2014年6月25日对日本,当时他43岁零3天

最年轻出场球员:诺曼·怀特塞德,北爱尔兰,1982年对南斯拉夫出场时年仅17岁零41天

代表两个及以上国家出战世界杯的人

蒙蒂(阿根廷1930、意大利1934)

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

桑塔玛利亚(乌拉圭1954、西班牙1962)

马佐拉(巴西1958、意大利1962改名为阿尔塔菲尼)

普罗辛内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罗地亚1998、2002)

贾尔尼(南斯拉夫1990、克罗地亚1998、2002)

博罗久克(苏联1990、俄罗斯1994)

斯坦科维奇(南斯拉夫 1998 塞黑2006 塞尔维亚2010)

世界杯出场时间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斯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赛时出场2分钟;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亚尼在和西德的决赛中替补踢了最后2分钟

最快被换下的人:1998年在对奥地利时,意大利的内斯塔开场4分钟就因伤被贝尔戈米换下;2006年在对瑞典时,英格兰的欧文开场4分钟就因伤被克劳奇换下

最年轻教练:1930年阿根廷首战对法国,当时他们的教练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仅27岁零267天

最年长教练:1954年法国和墨西哥交锋时,法国的教练加斯顿-巴雷乌已经70岁零194天

最年轻首发:1930年南斯拉夫对阵巴西,南斯拉夫首发的平均年龄是21岁零258天

最年长首发:1998年德国对伊朗,德国首发的平均年龄是31岁零345天

比分记录

匈牙利10-1萨尔瓦多

悬殊比分:

10-1 匈牙利-萨尔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韩国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尔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乌拉圭-玻利维亚1950

8-0 德国-沙特阿拉伯 2002

南斯拉夫9-0扎伊尔

7-0 葡萄牙-朝鲜 2010

7-0 波兰-海地1974

7-0 乌拉圭-苏格兰1954

7-0 土耳其-韩国 1954

7-1 巴西-瑞典1950

7-1 德国-巴西 2014

7-1 意大利-美国 1934

6-0 阿根廷-塞黑 2006

6-0 苏联-匈牙利 1986

6-0 阿根廷-秘鲁1978

德国8-0沙特阿拉伯

6-0 西德-墨西哥 1978

6-0 乌拉圭-以色列 1970

6-0 匈牙利-印度 1938

注:单场净胜6球以上起算

其他记录

获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人:球王贝利,3次(1958、1962、1970)

球王与球皇

获得世界杯奖牌最多的人:克洛泽,4次(2002、2006、2010、2014)

赢得世界杯最年轻球员:球王贝利,1958年他年仅17岁

赢得世界杯最年长球员:意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为队长夺冠时已40岁高龄

首个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夺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年和1962年作为球员、1970年作为教练

唯一作为队长和主教练都夺冠的人:德国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1974年作为球员兼队长、1990年作为主教练兼领队

唯一两次赢得世界杯的教练:意大利的波佐、1934年和1938年

唯一连续三次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的球员:贝肯鲍尔,1966-1974年

首个包揽世界杯金靴奖和银靴奖的球员:德国的克洛泽,2002银靴奖、2006金靴奖

首个罚入点球的球员: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尔·罗萨斯,对阿根廷

首个罚丢点球的球员:1934年巴西的巴尔德马尔·德·布里托,被意大利的萨莫拉扑出

最长不失球纪录:意大利的守门员曾加,1990年曾5场比赛共518分钟不失球

马拉卡纳球场

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球场

观众最多的一场比赛:1950年世界杯循环圈最后一战,巴西对乌拉圭,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官方记载观众人数为199854人

观众最少的一场比赛: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第一轮,罗马尼亚对秘鲁,300人

单届被犯规最多球员:阿根廷的马拉多纳,1990年,共遭对手53次犯规

第一支世界冠军队队长:乌拉圭的何塞·纳萨兹。

第一个世界冠军队主教练:乌拉圭队的阿尔韦托·苏皮塞

年龄最大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2006年,齐达内,34岁

年龄最小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1998年,罗纳尔多,22岁

首位获得世界杯金球奖的守门员:2002年,卡恩

首位连续四次参赛全部打入世界杯四强的球员:2002-2014年,克洛泽

世界杯历史总射手王——克洛泽

最年轻金靴奖得主 德国的托马斯·穆勒,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年仅20岁

第一届卫冕冠军无直接参赛权的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

淘汰赛阶段使用过加时赛“金球制”的世界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

首粒加时赛“金球”:1998年法国世界杯,1/8决赛,布兰克(法国)

首位在单场决赛中打进3球的球员: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格奥费·赫斯特(英格兰)

首场以互射点球分出胜负的决赛:19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巴西3-2意大利

首个完成世界杯百场比赛的球队:德国,2014年德国VS葡萄牙

世界杯参赛场次最多:德国,100场

世界杯最长连败:墨西哥,9场

来源:百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女人太强势了怎么办,这里有1个改变良方
如何更换键盘皮肤 如何给键盘换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