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特对中国的敌意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早在2019年7月,孙杨与霍顿的领奖台风波期间,博古特便在推特上公开支持霍顿,甚至言辞激烈地表示:“和孙杨一起领奖的运动员,应该把领奖台拆了。”这一言论被解读为博古特刻意迎合西方反华情绪。孙杨被禁赛后,博古特又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拼音“NMSL”侮辱中国网民,激起了中国网友的强烈反应,博古特与中国球迷的争吵持续了数天,令媒体纷纷关注。
3. 恶性言论的蔓延:系统性的中国诋毁
博古特对中国的不满并不限于体育领域。在2019年世界杯期间,博古特在接受采访时,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赛事的组织。他抱怨:“在中国做任何事都比承诺的多花一倍时间,交通拥堵,哪里都是人,什么事都无法准时完成。”他甚至指责球队所住酒店“条件差得离谱,得花一半时间去找饭吃”。然而,国际篮联秘书长扎格里斯在同一时期却称赞中国为篮球世界杯树立了新标杆。其他球员如阿根廷的斯科拉、西班牙的主帅斯卡里奥罗等,均对赛事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得博古特的言论显得尤为刺耳。
二、博古特的双面人生:球场上的“恶汉”与“冠军拼图”
1. NBA的“恶棍”形象
博古特虽然被视为勇士的防守基石,但他在NBA的形象并不光彩。2016年,《洛杉矶时报》进行的匿名调查中,博古特被票选为“NBA打球最脏的球员”第三名,仅次于德拉蒙德·格林和帕楚里亚。他的恶行包括:
- 2015年总决赛:恶意拉拽凯文·乐福的手臂,导致其肩关节脱臼,赛季报销。
- 2016年常规赛:对霍华德使出“反关节”动作,激发双方斗殴。
- 2014年马刺之战:故意垫脚导致伦纳德脚踝扭伤,迫使他提前离场。
其中,博古特对姚明的恶意肘击尤为令人发指。2008年奥运会热身赛,博古特在无球状态下对姚明肋部进行肘击,导致姚明呼吸困难,不得不接受吸氧治疗。面对记者的质询,博古特竟笑称:“我只是在展示澳洲篮球的强度。”
2. 勇士王朝的防守支柱
尽管有着“恶棍”形象,博古特依然是勇士夺取2015年总冠军的关键人物。统计数据显示,当博古特在场时,勇士的防守效率为95.8,不在场时则下降至108.8,差值创下历史纪录。在总决赛第六场,他贡献了5次封盖,成为骑士内线攻势的终结者。主教练史蒂夫·科尔曾公开赞赏博古特:“安德鲁的禁区防守是现象级的,他为我们的冠军基因奠定了基础。”博古特最终入选了2015年NBA最佳防守阵容二阵,成为勇士王朝防守的重要支柱。
三、从状元秀到全民公敌:博古特的陨落之路
1. 天才的光辉与伤病的阴影
2005年NBA选秀大会上,年仅21岁的博古特被密尔沃基雄鹿队以状元身份选中,超越了德隆·威廉姆斯与克里斯·保罗,成为继姚明之后第二位外籍状元。新秀赛季即入选最佳新秀阵容,2009-10赛季更是交出了场均15.9分、10.2篮板和2.5盖帽的明星数据,成功入选最佳阵容三阵。但2010年4月4日,博古特在对阵太阳的比赛中遭遇严重伤病,肘关节脱臼并伴随手腕韧带撕裂,这次重伤让他缺席了剩余赛季,并开启了漫长的伤病之路。2012年,他左脚踝骨折,2017年胫骨骨折,最终在2020年退役。
2. 澳大利亚国家队的污点
尽管博古特是澳大利亚男篮的核心球员,但他在国家队的表现却屡屡引发争议。2016年里约奥运期间,博古特公开讽刺奥运村的条件,抱怨“床垫薄得像纸板,浴室小到转不过身”。2020年东京奥运会推迟时,他又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运动员不该为防疫牺牲青春”。甚至在2019年世界杯铜牌战后,当澳大利亚击败捷克获得季军时,中国球迷集体背对颁奖台,悉尼国王队老板保罗·史密斯也发推表示:“一个人的傲慢毁掉了整支球队的荣光时刻。”
四、博古特现象的深度剖析:体育人格的裂变
1. 殖民心态与文化优越感
博古特的父母是克罗地亚移民,他自认为是“克罗地亚篮球大使”。这种双重文化身份本应促进文化的理解和融合,但却被博古特转化为对非西方文明的优越感。他在播客中曾直言:“亚洲人不懂篮球规则,他们只关心金牌的数量。”这番言论遭到广泛批评,并被ESPN删除,但其内容仍被网络存档。
2. 社交媒体时代的裂变人格
退役后的博古特将“反华”作为自己公众形象的一部分:
- 2021年,他在推特上发起“抵制新疆棉花”的联名活动。
- 2023年,他发布短视频嘲讽中国高铁“比袋鼠跑得还慢”。
- 2024年,他声称:“中国球迷攻击我,是因为他们没见过白人冠军。”
令人不解的是,博古特一方面攻击中国,一方面在2019年晒出与中国球迷的合影,并配文:“这是我的中国粉丝!”这种自我矛盾的行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