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辨别足内翻?
医生教给你三个方法!
足内翻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的由于胫骨后肌痉挛引起的踝关节畸形。足内翻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出现问题,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平衡,所以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在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自我辨别是否有足内翻问题:
一
看鞋底磨损程度
步行时从一侧足跟离开地面,到同一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叫一个步态周期。一般来说,当脚掌着地时,为了减轻冲击力,我们正常会做一个很小的向内内旋动作,使冲击力均匀地过渡到整个脚掌。这种情况下,大拇指和第二脚趾会承受稍多的压力。因此,正常情况下鞋底受磨损的主要是鞋跟和鞋尖中部位置。而当足外翻时着力会偏重脚掌内侧和大脚趾,因此鞋尖和脚掌内侧磨损严重。足内翻会偏向脚掌外侧和小脚趾受力,鞋的外侧会磨损比较明显。
二
观察步行时接触地面顺序
一般步行时我们先由足跟离地,再到脚掌蹬离地面,经过摆动相后,先脚跟着地再到全脚掌着地完成步行过程。此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下肢支撑时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摆动相时一般足内翻患者下肢会呈现踝跖屈,内旋内翻的状态,落地时先脚尖着地或全脚掌同时着地,并且脚掌外侧先着地,内侧后着地或者不着地。一般步行时我们先由足跟离地,再到脚掌蹬离地面,经过摆动相后,先脚跟着地再到全脚掌着地完成步行过程。此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下肢支撑时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摆动相时一般足内翻患者下肢会呈现踝跖屈,内旋内翻的状态,落地时先脚尖着地或全脚掌同时着地,并且脚掌外侧先着地,内侧后着地或者不着地。
三
观察直立时足踝位置
当站立时,从后面观看,如果距骨和跟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垂直于地面即为正常姿态。若距骨相对于跟骨向内侧偏,即为足外翻。若距骨相对于跟骨向外侧偏,即为足内翻。
如何矫正足内翻
矫形器具
由于病人在走路时会出现足底外缘着地,足底内缘不能着地,而且还会出现踝关节活动受限,所以步行过程中不能提供一个足够稳定的支撑面,患者容易摔倒或加重畸形,所以我们可以用矫形器具进行固定,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减少运动损害。
手术矫正
对严重的关节挛缩、关节畸形的患者可通过关节松解、肌腱延长、截骨矫形等进行手术。对某些肌性异常还可以进行肌肉移位或重建手术。在治疗中可以对内翻患者采用延长拇内侧软组织,并且紧缩外侧组织的手术进行治疗。
训练矫正
1. 踮脚尖支撑
双脚站立,然后尽量踮起脚尖,保持几秒钟再慢慢放下,重复进行数次,可在家中或平坦的地面上进行。
2. 足底筋膜按摩
使用足底按摩球或滚轮进行足底筋膜的按摩,可以促进足底筋膜的舒展,减轻足内翻的疼痛和不适感。
3. 足踝稳定性训练
进行一些增强足踝稳定性的训练,如单脚平衡训练、单腿负重、足踝旋转等动作,有助于提高足部的平衡和稳定性。
4. 手法复位
对跟腱,小腿三头肌,和足掌骨之间肌肉筋膜进行松解拉伸,释放过高的张力,达到正常的肌张力水平。
专家介绍
邹建鹏
临床医学硕士,目前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的康复诊疗工作,临床工作中注重中医特色技术的挖掘、整理和应用推广,在脑梗死并发症、腰背痛身心康复及心肺康复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临床诊疗思路。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主)编著作4部,参与国自然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山东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一项。参与课题在2018年、2022年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蔡文宇
山东省中医院康复科神经康复组康复治疗师。熟练掌握PNF技术,川平疗法,普拉提等技术。擅长脑出血脊髓损伤等神脑梗死,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供稿 |康复理疗科
作者 |蔡文宇
编辑 | 徐天歌
审核 | 陈雷 陈杨子
往期回顾
中国中医药报|山东省中医院:弘扬中医药文化 服务基层惠民生
快来下单!中医养生方剂可以线上开方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