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5)语序不当
例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例2: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宾语的修饰语语序不当,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两个丈夫”的语义不清的错误,应把“两个”调到“菜”的前面。)
例3: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修饰语语序不当,“亲切地”与“走过来”应对调。)
例4: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6)否定不当
例1: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这句话最终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与本意正好相反。应把其中一个“不”字去掉。)
例2: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7)成分重复多余
例1: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删去“进行”)
例2: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例3: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例4: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
(8)自相矛盾或不合逻辑
例1: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既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应把“没有”改为“仅有”)
例2: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先在全班后到全校)
例3:一天一夜没停的吵闹声又响起来了。
例4: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9)一面与两面前后不对应。
例1: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
例2: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例3: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
(10)并列不当
例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例2: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对于病句的考查,有时不限于辨析,而是进一步,要求修改。修改要以辨析为前提。我们通过辨析查明了病因,然后便可根据病症,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应当注意的是,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原意不变、多就少改。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关于早读
⚪ ⚪ ⚪
⚪ ⚪ ⚪
⚪ ⚪ ⚪
⚪ ⚪ ⚪
关于上课
⚪ ⚪ ⚪
⚪ ⚪ ⚪
我们选用的是
爱加教研部自主研发的原创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学习规划
⚪ ⚪ ⚪
⚪ ⚪ ⚪
⚪ ⚪ ⚪
⚪ ⚪ ⚪
关于口碑
⚪ ⚪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