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Binglang
【名稱】
檳榔
【拼音】
Binglang
【英文】
Betelnutpalm Seed
【拉丁】
Arecae Semen
【類別】
果實及種子類
【來源】
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乾燥成熟種子。
【產地】
主產海南、雲南、廣東、福建等地。
【性狀】
乾燥種子呈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3cm,基部直徑2~3cm,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顏色較淺的網形凹紋,並偶有銀色斑片狀的內果皮附著。基部中央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狀的種臍。質堅實,縱剖面可見外緣的棕色種皮向內褶入,與乳白色的胚乳交錯,形成大理石樣花紋。基部珠孔內側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乾枯皺縮不顯。氣無,味澀而微苦
【品質】
以果大體重、堅實、不破裂者為佳。
【性味】
苦、辛,溫。
【功效】
驅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腳氣;水腫;瘧疾。
【注解】
“檳榔紋”:指藥材表面或斷面呈深淺色相間的花紋,如檳榔斷面的紋理,也稱為“大理石花紋”。
【連結】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